英國,這個擁有多民族、文化的國家,從傳統服裝、時尚、音樂、電影、運動等等皆影響著世界亦被美國、歐洲文化所影響。

今回要說的 Mods(摩德族)正是第一個出現的青少年次文化,其後更發展出 Punk(龐克)、Skingheads(光頭黨)等文化,相信大家對於其經典藍白紅三色同心圓箭靶精神標誌與標準配備 M-51、M-65 大衣搭上三粒扣西裝與九分褲已非常熟悉,下面就來更深入了解何謂 Mods 吧!

騎著 Scooter 的 Mods

Mods 源於 1960 年代中倫敦舒活區的俱樂部,最早可追溯至 1950 年代,當時英國時尚文化受多重文化影響以及美國正興盛的搖滾樂,很快便傳入隨著時間慢慢演變為 Mod 風格,而後傳遍英國迅速成為第一個青少年次文化。身為 Mods 突顯自己最佳配備即是擁有一台義大利製的「Vespa」、「Lambretta」,經過個人獨特的改裝,成群結隊騎著 Scooter(速可達)的 Mods 還因次被稱為「Scooter Boy」。

▲內置引擎、前面板與下踏板不會讓褲管被捲入鍊條以及弄髒鞋子加上盛行此文化的倫敦南部人多數較矮小使 Mods 可以穿著昂貴西服舒服得端坐騎乘。

▲在美國搖滾樂盛行的背景,時下年輕人被稱作「Teddy Boy」或「Ted Boy」,此風傳到英國後漸漸形成所謂的 Mods 風格。

早期的 Mods 通常為勞工階級下一代,在二戰結束後不安的生活、郊區的乏味苦悶加上與父母的代溝,正處於青少年叛逆時期的他們因此想在壓抑生活中表現自我,為了喜愛的服裝打工、到喜愛的街角壓馬路、舞廳跳舞、俱樂部聊天等,其實就跟世界上許多地方一樣。

隨著搖滾樂傳入部分 Teddy Boys 成了 Rockers,相較於聽著現代爵士樂、R&B 的 Mods 他們更喜好穿上皮衣皮褲、機車靴,騎著重型機車、聽著搖滾樂,因為品味不同讓兩派時常發生對立鬥爭就好比 Hooligans 俱樂部間的械鬥。

▲Rockers

Mods 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樂團 The Who,從其樂團標誌與 Mods 相同即可看出,吉他手 Pete Townshend 還開創舞台砸吉他先例,他們重新代表文化、價值觀、引領服裝潮流所謂的 Pop art(普普藝術)風格。

▲經典 Mods 文化電影《Quadrophenia》

▲到了後期 80 年代出身工人階級的 Mods 風格穿著上因為美國文化改變為較休閒 Fred Perry Polo 衫配上 Levi's 501(原始版型小兩吋),對於講究品味行頭的老 Mods 來說無法認同。

必備單品 M-51、M-65 Parka

在當時法國電影的盛行,Mods 紛紛留起法式髮型、穿上剪裁極佳的三扣義大利西裝、不打摺改短的九分西裝褲、針織領帶、手工鞋皆是基本行頭,對於細節如褲子長度、外套側孔等要求嚴格到近乎癡狂的地步,我想這也是 Mods 迷人的其中原因吧!即使到了現今仍然有著它的擁護者。

為了在騎乘速可達時保護身上昂貴的西裝,Mods 選擇在外面套上一件美軍 M-65、M-51 大衣,當時二戰英美為盟軍,因此英國取得美國物資較容易,因此避免騎車、修車時弄髒了衣服這樣的穿著便掀起一陣熱潮進而成為 Mods 最標誌的衣著配備。

▲左為 M-51 Parka,右為 M-65 Parka。    

 

而 Mods 必備的這兩種外套,相信還是有許多人會將他們搞混,這邊就來區別一下,1951 年開始服役的 M-51 Parka 與 1965 年服役的 M-65 Parka 最明顯差別 51 有連帽而 65 帽子則可拆,51 內裡為羊毛而 65 則為鋪棉,後者穿著起來較輕鬆不會厚重但 51 則較保暖。

▲M-51 Parka 前期純羊毛內裡,較為厚實保暖;後期似毛巾織法羊毛內裡,重量較輕。

▲M-65 Parka 內裡

▲左為 M-51 油印在外套上的標,右為 M-65 布標。

▲左為 M-65 Parka 前期真狼毛(咖啡色),右為後期化纖白毛(白色),且帽子邊緣有鐵絲可以調整固定喜好的型。

隨著時間的推進,現今世代造型上其實只要搭上一件 M-65 或者 M-51 Parka 就有 Mods Style 的影子了,我想這跟風格界線越趨模糊有很大關聯,街頭型人們追求多元風格單品的混搭,但追根究柢喜愛並且了解一個風格文化該保留的傳統還是要,就如同熱愛 Mods 的老朋友們維持著初衷,即使加上現代新元素會碰撞出新意,但似乎也失去 Mods 的精神了。

後記

其實對於老 Mods 排斥穿著 Fred Perry 的新 Mods 筆者認為這就像是喜愛一件事物數十年的長輩要接受那東西被改變一樣不容易,堅持自己熱愛並沒有錯但世界在變、音樂在變、時尚文化在變、人也在變,將傳統與現代結合也一直是伸展台常見手法,現在的確是個總會需要蹦出新刺激、新話題的時代,食古不化已經不是唯一的作法了。

Editor/Xian

Source/Google、Wiki

可以用以下方式登陆

你已成功登入,
系统稍后跳转至首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