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2020
當拍照變成了習慣 / MIXFIT 嚴選十台街拍隨身相機
自從相機被發明問世後,世間上的景色、日常生活的畫面與記憶都不再只是稍縱即逝,我們終於有方法能夠將想要回憶的畫面給記錄下來,回味無窮。而在現今手機便能拍照的時代,紀錄生活已經是非常方便的事,不過若是希望拍攝出來的照片能有更佳的品質與細膩度,比手機更加專業的相機仍然是必須入手的選擇。 而今回 MIXFIT 便以方便攜帶、體積輕巧,並且適合街拍的相機款式為出發點,帶來各五款的數位與底片相機推薦給各位。當你想要捕捉街頭畫面,又或是想要拍攝街拍穿搭時,都能輕而易舉達成。以下率先映入眼簾的是數位相機機種,涵蓋了 RICOH、Sony、FujiFilm、Canon 等品牌。 *同場加映攝影相關文章: 黃俊團/一窺鬼才攝影師鏡頭裡外的世界 Uliz Hung / 在有限的條件中,創造無限的可能 *同場加映街拍相關文章: @mixfitmag_snap 北中南型人演繹 / 城市穿搭街拍特輯(台北)@mixfitmag_snap 北中南型人演繹 / 城市穿搭街拍特輯(台中) RX100 M5 若是想到「一吋感光元件隨身機」,那麼 Sony 的 RX100 系列應該會是第一個從腦海浮現的選擇。該系列從 2012 年推出至今,已經總共來到了最新的第七代,每一代都有自己所強調的不同定位與功能,並且該系列的相機還會隨著新一代的推出,而將舊款降價的機制,對於不想買到最新款的消費者來說,此種舉措是非常吸引人。 ▲圖片出處:@yuiko_._._ 由 RICOH 推出的 GR 系列想必對各位來說相對熟悉,或許也聽聞過多次,畢竟森山大道早期亦是使用 GR 系列的底片機拍攝出許多讓他聲名大噪的照片。而 GR 系列相機,本身就是以快拍機與口袋等概念出發,因此在握感、方便性上一定會讓人足夠滿意,機身的平滑設計也易於放置在口袋。 ▲圖片出處:@100nature_e RX0 II 外型看上去很像 GoPro,而筆者會推薦它的原因,無非是因為其機身實在非常小巧輕盈,僅有 132 公克的重量,雖然不算輕薄,但小體積確實非常易於攜帶。且 RX0 II 除了延續上一代的防水、防震、防塵、防摔等特性,還新增了 4K 的錄影畫質以及可翻轉螢幕,再加上防手震功能,讓使用者在拍照之外也能錄下高畫質的影片。 富士的 XF10 可以說是外型復古,讓人有種回到過去的感覺,機身有黑色與金色兩種款式可以選擇。而以價格來說算相對便宜許多,在 $15,000 以下的價格可以擁有 ASP-C 片幅感光元件、18mm(等效 28) f 2.8 的鏡頭,且整體重量只有 280 公克,更有搭載街拍模式、支援 1:1 的方形照片模式(適合喜歡發照片在 IG 的使用者)、JPG 直出免修圖,以及 wi-fi 無線通訊等等。 總體來說,XF10 就是一款操作簡單的隨身機,或許功能性比不上其他機種,在較為昏暗的室內或夜晚,對焦速度亦稍嫌緩慢,但若是日常生活的隨性拍攝絕對是非常夠用的。 作為非常知名的相機品牌,Canon 推出的 G7X 在價格上相對便宜,但功能卻也沒有缺少。搭載鋁合金的機身之外,整體只有 300 多公克的輕盈度;另外亦有著可以上翻 180 度以及下翻 45 度的 3 吋液晶螢幕,讓攝者在多個角度下能夠盡情捕捉畫面。 ▲圖片出處:@t9d9t 機如其名,取名「現場監督」顧名思義一開始是設計給工地現場拍攝使用,因此這台隨身傻瓜相機外型粗獷,並具防摔、防撞、防水(有些機種僅防潑水)的耐操性格。現場監督價格約落在 2000 至 3000 元的便宜地帶,整體看上去偏向玩具機的感覺,但非常適合帶去戶外、海邊等爬山涉水的時候使用,且現場監督亦自帶保護鏡,防止刮傷鏡頭。 現場監督的缺點可能就是版本眾多,若沒有研究一番或許會搞錯它的防水等級,不過若沒有很常會到碰水的場所,其實也無需擔心。而今天推薦的 28HG 版本,其可以選擇的顏色非常多,這其實也是現場監督的一大特色;28 HG 搭載假寬景模式、0.4 m 對焦距離,以及+2EV 閃光補償,開機速度也快,重量僅 375 公克,不過電池的部分就算有些難買,相機在二手市場也不算好尋。 擁有頂級輕片底片相機之稱的 CONTAX T3,可能會是許多人內心的首選。CONTAX T 系列的定位為輕便相機,體積小並僅重 230 公克,於 2000 年推出的 T3 是該系列的第三代,搭載 35mm 焦段的定焦鏡頭。該機型有黑色與銀色可選,銀色款式的機身以鈦合金材質製作,觀景窗以高硬度玻璃製作,而快門鈕則為多晶體藍寶石,整體機身則是保時捷團隊設計,因此具備流線感也相當平滑,講到這裡似乎就覺得 T3 質感相當上乘了吧。 ▲圖片出處:35mmc 說起 Konica 的隨身機型,絕對會想到 Hexar AF。擁有全黑機身與 Silver 版本的 Hexar AF,若喜歡低調的人可以選擇黑色款式,而後出的 Silver 版本則是上銀下黑,也因為金屬感的關係,Silver 版本在質感上也提升不少。 Hexar AF 雖然與一般隨身機的大小比起來稍微偏大,但仍然可算是輕便好攜帶,且不僅有很棒的握感,亦有大的觀景窗,且框線可以隨著拍攝的距離而有所改變,讓拍攝者大約知道取景的範圍。 ▲圖片出處:@chriscaragine_ 另外還有一點便是幾乎聽不見的快門與過片聲。Hexar AF 亦有讓許多人稱讚,並堪比 Leica 的 Konica UC-Hexanon 35mm f2 鏡頭素質,且相機的 P 模式能夠自動搭配快門速度,若是在昏暗的環境底下,最低快門自動限制在 1/30 秒,不會因為晃動而拍出無法入目的照片,可謂傻瓜相機中的聰明人。 於 1994 年推出的 Tiara,許多人因它的外型而稱它為鰻魚罐頭或是便當盒,是一台不起眼卻又深藏不露的底片相機,能夠榮獲 1995-1996 年《歐洲最佳輕便相機》大獎,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圖片出處:@hsuan929 對於初入底片相機的人來說,mju2 系列相機是很多人的入門機種,除了操作簡單,幾年前的價格亦是非常好入門的 1000 多元,且使用常見的 35 mm 焦段以及不小的 f 2.8 光圈,該有的基本配備都有了,而拍出的照片素質亦不差。 ▲圖片出處:@outcast_town 且有趣的是滑開鏡頭蓋便可以開始拍攝,這一點應該是讓人覺得有趣的使用體驗處。另外就是 mju2 使用的是橡膠桶還的鏡頭,用久之後若橡膠硬化會導致漏光,不過修理費用並不貴,影響不算太大。數位相機(無排名順序)
▲圖片出處:@elyas.bakri
▲圖片出處:@yong_sin0810
相機的選擇百百種,而每個人的使用習性與挑選喜好亦各不相同,希望透過以上的介紹,能讓各位攝影愛好者對於相機的選擇有初步的概念。入手一台最適合自己的輕便相機,出門時隨身攜帶著,將日常所經歷的各種趣事都紀錄下來,想必會是非常樂趣無窮的經驗。 Editor / Perry Design /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