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新訊 Trend News
08.09.2017
龐克的躁動青春記憶——Sum 41
許多七年級生都應該經歷過「流行龐克」盛行的那段日子,每天在 Green Day、The Offspring、Blink 182、Sum 41 眾多樂團的音樂洗禮下成長!今天就來回顧一下——Sum 41。
先簡單提一下最初的龐克音樂,在七零年代中期,幾位充滿怒吼與反社會態度的倫敦青年組成——Sex Pistols 性手槍樂團,叛逆且憤怒的形象成為了當時反社會青年的新偶像,那時候的媒體給予這些風格與音樂類型一個名詞就是「龐克」。雖然他們不算是真正第一個龐克樂團,但他們絕對是第一個具指標性和影響力的龐克團,也讓大眾注意到「龐克」的存在。
因當時的社會風氣,造成龐克樂風的崛起與興盛,也因為商業利益,龐克漸漸由地下走向市場。八零年代左右,龐克音樂的內容轉變成講述青少年之間的五四三。這種脫離憤世、反社會的音樂,被分界定義為「流行龐克」,而今天要介紹的 Sum 41 正好是帶動這股樂風發展的樂團之一。
關於 Sum 41 的初期
最初是由主唱 Deryck Whibley 和鼓手 Steve Jocz 一同創立的隨後吉他手 Dave Baksh 與貝斯手 Jason McCaslin 的加入後正式成團,而當時團名為「 Kaspir.」。是在某個夏季的第 41 天表演後,他們正式更名為 Sum 41。
▲ 左至右分別是:鼓手 Steve、貝斯手 Jason、主唱 Deryck 與吉他手 Dave。
開始走紅的階段
2000 年中 Sum 41 推出了他們首張 EP 〈Half Hour of Power〉當中的開場曲 〈Grab the Devil by the Horns and Fuck Him up the Ass〉就讓許多樂迷驚艷,濃烈的英國金屬旋律,也開始有人用「略帶金屬味」的流行龐克樂團來形容他們。
▲ 首張 EP 的《Grab the Devil by the Horns and Fuck Him up the Ass》
雖然隨後都以洗腦的旋律為主打,這種大眾喜歡的樂風,也讓首張 EP 在加拿大熱賣,也開啟之後的道路。
▲ 第一張的主打曲目〈Makes No Difference〉,團員們都還相當青澀。
成名的開始
Sum 41 的首張專輯《All Killer, No Filler》主打曲〈Fat Lip〉一發行便獲得巨大的成功,緊接著〈In Too Deep〉和〈Motivation〉,也都到達百萬銷售量。如此的成功也得到了與 The Offspring 和 Blink 182 等主流樂團同台演出的機會,Sum 41 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漲。
▲〈Fat Lip〉算是他們打入流行市場的第一首歌曲。
▲ 〈In Too Deep〉之後就水漲船高的聲勢!
Sum 41 危機起頭
越來越成功的 Sum 41 面臨的第一個危機,就是吉他手 Dave 離團,雖然是好聚好散,不過厄運似開始降臨。在《Underclass Hero》隔年的〈March of the Dogs〉的單曲 ,因為內容隱晦的唱到了「殺死總統」,導致 Deryck Whibley 差點被逐出美國。
▲ 吉他手 Dave,離開 Sum 41 之後投入金屬風格的新樂團 Brown Brigade。
▲ 吉他手 Dave 走之後,Sum 41 幕前變成三人編制。
關於主唱的 Deryck Whibley
大眾會知道 Deryck 可能是他與 Avril 紅極一時的婚姻吧!一度被視為龐克夫妻代表的他們,不超過 3 年就結束婚姻關係。至此之後 Deryck 似乎開始萎靡不振,與酒精度日。2014 年由於長期酗酒,他的肝、腎嚴重損壞,昏倒家中,一度宣告救不活。
重生的 Sum 41
成功從酒精中毒中康復的 Deryck 終於帶領 Sum41 重新回到舞台,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起起落落之後,Deryck 下定決心好好振作,也推出新專輯《13 Voices》,當中的新歌《Fake my own death》的MV,幽默、惡搞意味十足。
沒錯就是這個態度!我們期待的 Sum 41 又回來了,在團員重整之下,吉他手 Dave 也再次歸隊,加入了新鼓手 Frank Zummo,成為五人編制的 Sum 41。
▲《Fake my own death》MV 中可以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
後記
2016 年 Sum 41 的強勢回歸,不知道感動多少人生命裡的青春記憶呢?雖然看到他們有點歲月痕跡的外貌,以及新的團員編制,難免有一絲絲感慨,不過看到他們重振之後,龐克音樂能不能又再次重回當年的熱絡景象呢?
Editor / Monique
Source / wiki、欣傳媒、痞客邦、City.udn、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