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新訊 Trend News

「快時尚」襲捲全球已經不是什麼大新聞,對於其製造的污染,相信大家也時有所聞。快時尚的成功,除了商品迎合最新的流行趨勢外,親民的價格,以及每週都推出新產品等商業模式,將過去遙不可及的時尚,以最快、最貼近消費者的形式產出。就零售業者來說,快時尚可以說是新世代突破性的商業模式。

話雖如此,快時尚卻也衍生了許多問題,不管是環境污染、勞工壓榨,到衝擊第三世界的市場等,都是隱藏在鮮亮外表下的殘酷事實,而這些議題正需要你我一同來關心,筆者想藉著這篇文章,大概跟各位讀者講述下,我們所該面對的問題。

▲Levi's 為了提高員工幸福感,決定改善全球 2500 萬服飾供應鏈上男女製衣工人的工作環境,該計劃還倡議建立起生產力更高、運作更完善的工廠網絡,使得工人們能更快樂、更健康,缺勤率與離職率更低。


快時尚造成的問題
為了滿足大眾求新求變的消費心理,快時尚的每一件商品從設計師的圖稿、工廠的生產到運送至門市,提供消費者購買,只需要短短兩個星期就能達成。 
可怕的是世界上第二大污染產業就是服裝產業,過去我們談到汙染時,大多會先聯想到石化、燃油、重工業,但其實時尚是一個複雜的產業鏈,從原料、生產、製造、服裝設計,到運輸、零售等環節,時尚的碳足跡是非常巨大。

加上快時尚改變了大家對於衣服的消費模式,抱著扔掉也不可惜的心態購物,造成嚴重的浪費與污染。據綠色和平組織 2016 年的調查報告指出,臺灣 20 ~ 45 歲的消費族群中,平均一年至少丟棄 520 萬件衣服、420 萬件褲子以及 540 萬雙鞋,約當於每分鐘就有9.9 件衣服、8 件褲子和 10 雙鞋被丟進垃圾桶。而在 BOF 的文章中,也報導了紡織品回收委員會(Council for Textile Recycling)統計出美國人平均每年每次會丟棄 70 磅重量的紡織品廢物。


▲就拿被科學家認為是全球汙染最嚴重河川之一的西大魯河(Citarum River)來說,主要汙染河川的便是來自於河床週邊上百家的紡織廠,而這一切也對流域內的 500 萬居民有非常嚴重的健康影響。


二手衣嚴重衝擊第三世界國家
在這樣衣物過剩、被大量丟棄的情況下,有些業者會將衣物交給廢物處理公司進行銷毀,畢竟除了棉麻絲毛這些天然紡織原料所製成的衣物外,只要含有人造材料或化工添加物質的紡織品,是沒辦法完全被分解掉的,只能掩埋或燒毀。

當然也會有人想到回收這些衣物,捐給第三世界的國家人民,不過最近 BOF 的報導中,提到像肯尼亞、盧旺達、南蘇丹、坦桑尼亞、布隆迪和烏干達組成的區域組織東非共同體(EAC)成員國政府,計劃在 2019 年前取消全部二手衣物進口,而這一切便是為了保護當地並發展製造業。



通常二手衣物能分為「能穿」與「不能穿」,不同類型的衣服,更會因當地風情而有不同的進口比例,像是巴基斯坦常有大量白襯衫流入,因為那裡的年輕專業人士對白襯衫需求很大;至於保暖性強的大衣則流入東歐;T 恤與短褲通常來到印度和非洲。

保存狀況良好的二手捐贈衣物進入供應鏈後,卻會削減當地新衣的生產製造規模,畢竟新衣的價格與二手衣有相當的落差,所以這些東非國家才會提議要禁止進口二手衣物。

雖然二手衣物行業嚴重影響傳統服裝行業工作的人,但對許多人來說,卻是重要的工作。像康德拉(Kandla)管理二手衣物回收商和分銷商的紡織品回收協會(The Textile Recyling Association),每年僱用的員工約達 3000 名。而且還要考慮到,要是不再進口二手衣物,新衣價格會成為許多家庭的負擔。


慢時尚、再製成為主流的可能性
從上述的情況來看,單純回收已經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需要有更多有效的作法,像綠色和平組織在 2016 年喊出「減法生活」運動,呼籲人們應從生活做起,減少物慾,改變過度購買與浪費的消費習慣。

而時裝界也開始建立「無毒生產」(Detux) 的概念,來自義大利的知名時裝品牌班尼頓 (Benetton Group)認為消費者對購買的商品是否殘留化學毒素有知的權利,因此自 2013 年開始便公開產品生產過程所使用的化學藥劑。

2016 年時中國設計師張娜也以「升級改造舊衣,讓它們循環再生成為新的時尚」的信念創立了「再造衣銀行(Reclothing Bank)」,透過各大舊衣回收公司挑選的衣物,與同心互惠社區女工合作進行清洗和再拼布外,她也嘗試跟成衣品牌如 Lee、Levis 等合作,進行舊衣改造。

張娜在 BOF 的訪問也說:「我不是反對消費,而是反對浪費,同時也給自己多一種對待過去的選擇。」


▲張娜將收集來的日本舊和服改造成連衣裙

其實早在 2008 年英國社會運動參與家 Kate Fletcher 便提出了「慢時尚」的概念,透過更寬廣的角度,重新審思整個過程,改變設計、生產、消費,強調使用和再使用、再製的永續,重新建立人與衣物的關係。

 從近年來越來越多再製品牌、環保材質的出現,便能發現「改變」的行動已經逐漸擴大,如果你仍不知道該如何加入這場行動,筆者提議先從生活不要浪費做起,並重新審思購買的準則,畢竟「地球真的只有一個啊!」


Editor / Alec
Source / BOF、comentandocomentado

可以用以下方式登陆

你已成功登入,系统稍后跳转至首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