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新訊 Trend News
10.16.2017
回到起點,20 年來的變與不變——DJ Mykal a.k.a.林哲儀
無論在音樂圈、街頭潮流圈皆具有相當資歷的 DJ Mykal a.k.a.林哲儀,今年是他 DJ 生涯第 20 個年頭,在這相當有意義的周年裡,他也發行了首張個人創作單曲〈RKNIIFTR〉,沒錯,這是他生涯首發個人單曲,雖然出道多時,卻遲遲未有獨立的創作。這次就以意外且期待的心情與他聊聊,關於這重回 20 年前的初心之作。
最起初看到單曲名稱〈RKNIIFTR〉很好奇英文是什麼意思?
對於單曲名稱的想法很單純,將 RKN II FTR 拆開來就是「ROKON To Future」其實想的是整個廠牌的起點與未來。中間 To 我用 II 代表 To,ROKON 是我跟我的總經紀人葉雲甫共同創立的,所以中間的 II 也有兩個人的意思。
除了是廠牌成立後的首支單曲外,〈RKNIIFTR〉之於你的意義又是?
因為我過往從來沒有獨自創作一首歌曲,之前做的 Mash up、 Edit 都不算,原創的單曲,過往也只有跟人家合作過,所以〈RKNIIFTR〉這首單曲對我來講等於是一個全新篇章的開始,對我的意義是 DJ 生涯是另外一個新的起點。
據悉〈RKNIIFTR〉這首單曲是你在緬懷九零年代初期受電子樂影響的心情所創作的,可否聊聊那時是什麼樣子?
今年是我 DJ 生涯的 20 周年,可是創作卻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因此作曲時我很直接的念頭是將 DJ 的身分放掉,很單純地去回想一開始聽到電子音樂的時刻,自然而然的回想到 90 年初我剛開始接觸電子音樂的時候,並沒有去思考這個版本在舞池裡面好不好放。
「單純只是回到我開始接觸電子舞曲的那個起點。
」
但如果要說我對電子音樂留下印象,其實要回到我國中,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世大運裡面放〈城市台北〉的原因, 因為紀宏仁嚴格上算起來是我真正聽電子音樂的起源,它當時就是把所謂的八零年代的 Synth-Pop 那種電子流行曲用國語演唱表現出來。
單曲為何會邀請到兩位日本大師級製作人 FPM 與 ☆Taku Takahashi 跨刀混音?
在我開始接觸電子音樂的時候,當時正流行所謂的涉谷系,當時的風潮在台灣也影響了非常多的人,遍及了各種領域的人,我自己當時也都被涉谷系音樂洗禮過,所以我其實從那時候就開始聽 FPM 的音樂。
▲田中知之(FPM「Fantastic Plastic Machine 夢幻塑膠機器」)
大約 10 年前,我跟陳柏霖的品牌 BCDC 成立的時候就邀 FPM 來放歌,也藉此成為朋友,田中先生對我來說,算是我近 10 年來 DJ 生涯中的貴人,後來就一直保持聯絡,今天自己會有第一首單曲出來,或多或少也與他有關,我們時不時遇到他就會提醒我:你的歌做出來了沒?因此當時成品出來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傳給他聽。
除了 FPM 之外 m-flo 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前輩,不管你是不是聽電子,即便是聽日本流行音樂都一定知道 m-flo,他們成功的將流行音樂和不同型態的電子音樂做結合,用普羅大眾都能夠接受的方法呈現出來。
▲ m-flo 音樂主腦 ☆Taku Takahashi
大約 10 年前是我第一次邀他來台灣演出,他也沒聽過我放歌,那次他先放歌,我做收尾,收到一半他興致又來,跑上來跟我 Back-2-Back,全沒套過的我們就在上面 Back-2-Back 四十分鐘,後來他也邀我去日本 m-flo 在 ageHa 的 Party 放歌,之後我們就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關係,所以當時歌出來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就是寄給他們聽,我們沒有特別用文字、語言敘述理念,就單純給他們聽,他們都是有聽出來這首歌是在懷舊 90 年代(光這點我就很開心)。
我當初是放掉 DJ 身份去創作,但後來我發現它不是那麼適合舞廳。對 DJ 來說最常有的一個做法就是 VIP Mix ,把這首歌換一個版本,一個完全混給舞池的版本。自己做完兩個版本後,就斗膽去問了 ☆Taku Takahashi 跟 FPM 願不願意幫我混音,沒想到他們就一口答應了。
▲ 日本的平面設計大師 YOSHIROTTEN
封面是邀請到日本平面藝術大師 YOSHIROTTEN 來設計,是什麼因緣際會下讓你找上他的呢?
當 ☆Taku Takahashi 跟 FPM 都答應,整體都如此日本 Tone,那封面設計也找日本設計師好了。在 10 年前認識 YOSHIROTTEN,不過一直是網友的狀態,當時因為國外的 Justice 那個 Electro 的風潮飛到日本,所以日本有一波 Tokyo Electro 的風潮,他當時也是 DJ 也會跟這些單位合作一些東西,我就有去注意到 YOSHIROTTEN 的東西。後來有機會我們在網路上加了好友,就在線上聊過天。一直到前一陣子華山 DPT 開幕,他當時就有找 YOSHIROTTEN 畫了三幅畫,那次是我第一次跟他見到面。
當時請他設計時,我並沒有告訴他我想做成什麼樣子,只是把歌給他聽,聽完用自己感受去設計。看到設計回來我非常的開心,那個設計的感覺就是 90 年代初很多電子音樂封面那樣的感覺,有一點用 2D 做 3D 的感覺,那樣的線條跟配色,看到那設計會知道他聽到音樂也是那樣的感覺。
關於 〈RKNIIFTR〉的 MV 構想 ?
其實一開始導演本來打算棚拍,利用更多的後製特效來做視覺呈現,不過我沒有想要把 MV 弄得那麼花俏,我只想很平實的去呈現我這 20 年來在做的事,以及我是什麼樣的人。
去年所成立的滾石電音 ROKON 廠牌原因除了能讓台灣電音圈更為凝聚、走向國際舞台外,還有沒有其他想做的事?
我其實現階段沒有給這個廠牌太多的責任或所謂要完成的目標,與其說要讓什麼環境更凝聚,我覺得當時的想法只是想要一個可以提供更多資源的平台,現階段去設定太大的目標,有點好高騖遠,先幫 ROKON 旗下的藝人做好後面的企宣規劃,讓在地的電音創作能量可以發揮得更好,這是最重要的。
我們看到九月起陸續發表的〈ROKON Sound System〉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模式呢?
ROKON 除了有簽樂團跟歌手之外,也有簽一些 DJ 製作人,包還我在內 ROKON 有五位 DJ 製作人,接下來我們這要發行新的 EP《ROKON Sound System》,前幾個禮拜已經發了一首與玖壹壹的 KEN-G 合作曲,目前預定一個禮拜發一首,最後五首歌曲會集結一張單品發行。Sound System 是代表舞池裡面的音響系統,所以單曲名稱《ROKON Sound System》也就是想表達 ROKON 專為舞池所設計的各類型音樂。
有沒有曾經倦怠過這個身份? 你認為電音帶給了你什麼? 試想如果沒有電音存在的話,你會做些什麼?
我的確沒有想過將 DJ 這個身分抽離,可是假設說有一天我真的不當 DJ 了,我覺得我應該是會去找到其他分享音樂的方法,因為我覺得 DJ 這個角色,在舞台上是一個藝人,更重要的是一個分享者,這是我當時在 Spin 當 DJ 的初衷,其實只是想聽更多的音樂,我想把我聽到的音樂分享給更多人聽。所以我今天如果不當 DJ 了,我還是會做分享音樂這件事,就像我成立 ROKON 這個品牌一樣。
近期特別關注的新生代音樂人?
一個加拿大的女生 22 歲,她剛發了新專輯,叫做「Rezz」,她剛發了第一張專輯,整張專輯有一種讓人感覺在聽科幻電影配樂的感覺, 但又結合了不同的電子音樂元素,她表演時都會帶著發亮的眼鏡,是個很有趣的人。
然後另外也推薦大家去聽一個日本廠牌叫 「trekkie trax」 是一個在日本發行各類型 Base Music 的廠牌,他之前底下有蠻多作品我都蠻喜歡的,風格跟我們幾個製作人在做的東西有點接近,這個廠牌的產量也一直蠻穩定,所以我覺得可以推薦大家去聽聽看。
最後還有一個最近發新單曲的芝加哥三人組合「Autograf」,他們一開始其實是搞藝術的團體,後來才開始做音樂,之所以開始注意他們是因為他們結合影像藝術跟音樂,Autograf 還用一個 Hashtag 叫做 #leaveyourautograf,鼓勵喜歡他們音樂的人,用他的音樂去做任何創作。
我們都知道 Mykal 對台灣電音圈的付出與成就,好奇在你職涯邁入二十年的今年,你對這二十年來台灣的電音圈有什麼樣的好或壞的看法?
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大家的創作能力越來越好,因為網路的發達,入門的門檻變得很低,更容易可以去做自己的東西。當電音越來越多人嘗試創作,把這些力量集結起來,這個股力量才會成形,這也是我當初成立 ROKON 的原因。
相對需要來說比較需要思考的部分,這幾年來國外的 EDM 現象,讓台灣更多人了解到 DJ 是藝人這件事情,而不是在 DJ 台後面上班的音控大哥(笑),這個認知的提升是件好事。現在數以百計的人去參加電音大趴的粉絲,但如何讓他們回頭來認識台灣的電音呢?這是應該說是要去思考跟面對的。我覺這是必經的過程,首先我們先要將台灣電音的根基打好,才能繼續走後面的路,所以剛剛你問我 ROKON 之後的大型規劃,我回答:「沒有」,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健全的體制,才能更加茁壯,才會有影響力。
Editor / Monique
Photo / Perry
Source / ROKON、Google